根据《广东海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校科技〔2023〕2号)的规定,现对我校科技成果转化(专利权转让)事项进行公示,公示期间,如对所公示事项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科技处反映,并请署真实姓名、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逾期不予受理。
科技成果名称1:一种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科技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2110815500.0
专利授权日:2021.10.21
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发明人:赵娟; 杨耐德
专利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碳质细粉分散在沥青中,同时采用沥青馏出物作为溶剂来降低沥青的黏度,在球磨过程中增大碳质细粉与沥青的表面能和接触面积,优选的将碳质细粉表面预氧化,其形成富含表面官能团能和沥青相互吸附,使得碳质细粉均匀分散在沥青中。在热缩聚反应中这些碳质细粉作为晶核中心,生成的中间相小球粒径小且数量多,沥青馏出物可以调节体系黏度,使其充分长大和融并形成多个小域、有序的纤维状,生成的半焦是短程有序小片结构的针状焦,保证了负极材料的各向同性和强度,可以在负极材料生产中省去二次造粒工艺。
科技成果名称2:碳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负极片、锂离子电池
科技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1911011699.0
专利授权日:2021.8.17
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发明人:赵娟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负极片、锂离子电池,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MXene和过渡族金属盐溶液添加至纳米硅悬浮液中,并通入保护气体进行球磨分散后,再依次进行过滤和干燥处理,得到复合粉体;在保护气氛下,将复合粉体与碳源进行高温化学气相沉积,得到沉积有纳米碳的复合产物;将复合产物进行酸钝化处理,得到所述的碳硅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在MXene片层骨架间引入弹性特征的纳米碳复合网络结构来负载高容量的纳米硅,其有效的将MXene、纳米碳和硅材料结合起来,从而能够极大的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科技成果名称3: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电极、锂离子电池
科技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1911011296.6
专利授权日:2021.10.01
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发明人:赵娟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电极、锂离子电池,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MXene与过渡族金属盐溶液进行混合后,再依次进行过滤和干燥处理,得到负载有过渡族金属盐的MXene颗粒;将负载有过渡族金属盐的MXene颗粒与碳源进行高温化学气相沉积,得到第一产物;将第一产物进行酸钝化处理;将酸钝化处理后的第一产物与硅源进行高温化学气相沉积,得到第二产物;将第二产物与碳源进行高温化学气相沉积,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有效地将MXene、碳源和硅源结合起来,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科技成果名称4: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科技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2210358605.2
专利授权日:2024.3.22
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发明人:赵娟; 陈耀庭; 付骏豪
专利简介: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在纳米硅、石墨和有机碳的混合体系中加入有机模板剂,有机模板剂在碳化过程中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无定型碳,之后通过酸洗脱除金属氧化物,得到富含有孔隙的纳米硅-石墨-无定型碳混合颗粒,这些孔隙为纳米硅提供自由空间缓冲其体积膨胀,通过调整有机模板剂的比例,可调整纳米硅-石墨-无定型碳混合颗粒内部的孔隙,有利于保持负极材料的结构完整;同时有机模板剂的热解可以产生部分碳质材料(即无定型碳),这类碳质材料可以提高纳米硅的导电性。
科技成果名称5: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科技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2210731176.9
专利授权日:2024.2.27
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发明人:赵娟; 陈耀庭; 付骏豪
专利简介: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砂磨使离子导电材料和改性SiO充分磨碎成纳米颗粒,石墨剥离出石墨纳米片,离子导电材料和改性SiO纳米颗粒均匀地锚固在石墨纳米片中。在这种独特的结构中,离子导电材料和石墨纳米片不仅可以增强电子导电性,还可以防止电池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改性SiO的聚集。通过喷雾干燥和机械压实造粒不仅可以得到振实密度高的复合负极材料,而且可以使改性SiO、离子导电材料和石墨紧密相连,实现在复合负极材料内部形成良好的导电网络。
受让方:广州凌科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是否关联交易:否
定价方式:协议定价
专利转让金额:5件共1.8万元(人民币)
公示时间:2025年3月4日——2025年3月18日
联系人:丁老师
联系电话:0759-2396193
科学技术部
2025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