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审核相关材料,拟推荐“互作弱感光型优质高产籼稻不育系万金A及其组合的选育与应用”申报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现予公示(公示表附后)。
公示时间:2019年8月26日至2019年9月1日。
公示期间,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形式向科技处提出。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写明提出异议的事实依据、个人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和联系方式等;单位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单位公章。凡匿名异议、超出期限异议的不予受理。
联系人及电话:杨铁军,18845782568
广东海洋大学
2019年8月26日
附件4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项目名称 |
互作弱感光型优质高产籼稻不育系万金A及其组合的选育与应用 |
主要完成单位 |
广东海洋大学 |
广东天弘种业有限公司 |
主要完成人
(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 |
1.郭建夫(研究员、广东海洋大学、作为万金A的主要选育人,参与该项目研究的全过程,负责育种计划的设计实施、组合测配、优势鉴定、协调课题组成员的分工与协作) |
2.黄永相(助理研究员、广东海洋大学、项目主要执行人员,协助负责人完成育种计划的实施、组合测配、优势鉴定等具体研究工作;万金A及系列组合主要选育人之一;负责建立目标性状QTL-SSR标记估算遗传距离辅助预测杂种优势技术体系) |
3.李伟(副教授、广东海洋大学、负责育种材料及组合稻瘟病抗性室内与分子鉴定;万金A选育人之一,参与万金优系列组合选配) |
4.张波(农艺师、广东天弘种业有限公司、万金A主要选育人之一,负责万金优系列组合示范推广,参与研究集成不育系高产繁殖制种技术) |
5.赵二生(高级农艺师、广东天弘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万金A的广泛测配,优势鉴定、亲本提纯、优质高产繁制种技术研究及万金优366、万金优278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种子生产) |
6.朱宏波(副教授、广东海洋大学、利用ISSR标记鉴定杂交稻种子纯度的研究,负责种子纯度鉴定技术的推广应用与田间验证工作) |
7.玉洪昊(农艺师、广东天弘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万金A繁殖制种技术、组合栽培技术研究;参与万金优系列组合的推广应用) |
8.胡汉桥(教授、广东海洋大学、利用RAPD和ISSR标记鉴定杂交水稻的研究,参与建立了杂交水稻种子纯度快速检测体系) |
9.向松(助理农艺师、广东天弘种业有限公司、协助完成万金A的广泛测配,优势鉴定、亲本提纯、优质高产繁制种技术研究及万金优366、万金优278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种子生产) |
10.黄显良(推广研究员、阳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负责不育系各株系、组合抗性田间鉴定;参与组合万金优278的选育。) |
项目简介 |
弱感光型杂交稻是华南稻区特有的晚籼水稻生态类型,晚季种植时营养生长周期较长且稳定,能充分利用该地区的光温资源以提升稻米的产量和品质。然而,该类型杂交稻存在不育系单一、裂颖严重、制种产量低,高产、优质和抗性难以协调等突出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项目组自1993年起经连续25年的协作攻关,综合利用地理远缘优质、抗病等资源,聚合不同亲本优良性状,通过多生态点胁迫筛选和株型选择,培育出优质、抗病、易制种的互作弱感光型不育系万金A及系列组合,有效解决了华南晚籼杂交稻繁殖与制种产量偏低、种子闭颖性差,高产品种品质与抗性差的技术难题,推动了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1、项目突破了当时主导不育系存在的种子质量差、抗性弱、品质不优的技术瓶颈,实现了华南弱感光型杂交晚籼不育系的转型升级。万金A是通过人工制保(博B//金23B/澳洲袋鼠占)并与印尼水田谷胞质不育系优IA回交转育而成的互作弱感光型籼稻不育系。地理远缘种质澳洲袋鼠占米质特优、抗白叶枯病、理想株型;金23B米质较优,粒型较长、异交率高、丰产性好;博B配合力好、带互作感光基因。通过基因重组,实现多亲优异基因的聚合。育成的万金A稻米外观及食味品质佳,综合评价达国标优质三级,对广东白叶枯优势致病IV型菌为中抗,柱头总外露率和不闭颖率分别为81.6%和1.2%,大面积制种亩产达250公斤以上,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同类型主导不育系博A。
2、创制了株型优良、丰产性好、配合力高的HR133、恢366等系列强优恢复系,与万金A选配出万金优133、万金优366等高产、优质、抗病系列组合,实现了弱感光型杂交晚籼品种的更新换代。利用万金A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株型优良、丰产性好、配合力高的HR133、恢366等系列恢复系组配,有效聚合品质、产量、抗性、株型等重要性状,育成8个杂种优势强,综合性状优良、丰产稳产性突出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11次通过省级以上审(认)定。万金优系列组合较好地协调了高产与优质、大穗与高结实率的矛盾,产量比区试对照种平均增产达8%以上,主要米质指标达到国(省)标优质米1-2级。其中,万金优133两年广东省区试平均产量和日产量均名列同组第一,比对照分别增产13.4%和9.48%,食味达83分,是同类型参试组合中食味评分最高者,中抗白叶枯病;万金优366两年省区试平均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10.24%和15.28%,米质达到广东省优质米标准,抗稻瘟病。
3、培育的万金优133、万金优2008连续6年被广东省遴选为农业主导品种。万金优系列组合2006至2018年在华南地区累计推广1047.9万亩,增产增收效果显著。项目发表相关论文16篇,万金A和弘恢2008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万金优133、万金优2008共7次被广东省遴选为农业主导品种。至2018年,万金优系列组合累计推广1047.9万亩,按区试平均亩增产39.93公斤计算,增产稻谷4.18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11.7亿元。近三年,累计在华南地区推广133.07万亩,增产稻谷5313.49万公斤,创直接经济效益1493.29万元,社会效益1.49亿元,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行专家评价认为,该成果技术路线先进、创新性强,整体达到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 |
代表性论文
专著目录 |
论文1:优质籼稻不育系万金A的选育与利用 |
论文2:弱感光籼稻不育系万金A与博A测配组合主要性状比较 |
论文3:优质籼稻不育系万金A的开花习性研究 |
论文4:杂交水稻万金优133的特征持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
论文5:杂交水稻新组合万金优278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 |
论文6:华南杂交稻亲本间产量配合力评价与分子标记鉴定 |
论文7:华南杂交稻亲本米质性状配合力的SSR标记鉴定 |
论文8:华南晚籼型杂交稻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
论文9:利用ISSR标记鉴定杂交水稻种子纯度初步研究 |
论文10:利用ISSR标记鉴定杂交水稻种子纯度初步研究 |
知识产权名称 |
植物新品种权1:万金A(CNA20050203.4) |
植物新品种权2:弘恢2008(CNA20121345.4) |
品种1:万金优133(粤审稻2006038) |
品种2:万金优136(桂审稻2007034) |
品种3:万金优322(粤审稻2008033) |
品种4:万金优2008(粤审稻2008043) |
品种5:万金优15(琼审稻2009003) |
品种6:万金优802(琼审稻2010010) |
品种7:万金优366(粤审稻2015052) |
品种8:粤审稻2015052(粤审稻2017073) |
推广应用情况 |
培育的万金优133、万金优2008连续6年被广东省遴选为农业主导品种。万金优系列组合2006至2018年在华南地区累计推广1047.9万亩,增产增收效果显著。项目发表相关论文16篇,万金A和弘恢2008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万金优133、万金优2008共7次被广东省遴选为农业主导品种。至2018年,万金优系列组合累计推广1047.9万亩,按区试平均亩增产39.93公斤计算,增产稻谷4.18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11.7亿元。近三年,累计在华南地区推广133.07万亩,增产稻谷5313.49万公斤,创直接经济效益1493.29万元,社会效益1.49亿元,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