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东海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校科技〔2023〕2号)的规定,现对我校科技成果转化(专利权转让)事项进行公示,公示期间,如对所公示事项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科技处反映,并请署真实姓名、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逾期不予受理。
科技成果名称一:请求上行资源的方法、中继终端、装置和系统
科技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2210576759.9
专利授权日:2023-03-10
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发明人:杨文虎、张海康、郑明军、李慎德
专利简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请求上行资源的方法、中继终端、装置和系统,中继终端在与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接收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类型的第一上行数据;中继终端判断其当前接收的所有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第一业务类型的上行数据的数据量与第一门限值的关系,如果当前接收的所有第一业务类型的上行数据的数据量达到第一门限值,请求上行资源,如果没有,继续接收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第一业务类型的上行数据直到上行数据的数据量达到第一门限值,再请求上行资源。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当大量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时运行时,可以使数据面的调度任务减少,减少通信网络的负荷,提高通信质量,避免造成通信质量的下降。
科技成果名称二:请求上行资源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和系统
科技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2210576760.1
专利授权日:2022-08-05
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发明人:杨文虎、张海康、郑明军、李慎德
专利简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请求上行资源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系统,中继终端与智能家居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在接收到来自智能家居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时,确定请求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资源的最晚时间点;中继终端根据接收上行数据的当前时间点和最晚时间点确定请求上行资源的实际时间点,实际时间点位于当前时间点和最晚时间点之间;中继终端在实际时间点向基站请求上行资源。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中继终端连接多个智能家居设备,并对不同的智能家居设备的上行数据在不同的实际时间点请求上行资源,则当大量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时运行时,可以使数据面的调度任务减少,减少通信网络的负荷,提高通信质量。
科技成果名称三:请求上行资源的方法、中继终端、装置和系统
科技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2211178956.1
专利授权日:2023-05-05
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发明人:杨文虎,石友彬,张海康,杨玉强
专利简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请求上行资源的方法、中继终端、装置和系统,中继终端接收智能家居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并确定该上行数据的业务类型,确定该业务类型有对应的定时器时,在定时器的计时时长的届满时刻向基站请求传输中继终端在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内所接收的该业务类型的所有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资源。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为每种业务类型的上行数据设置触发中继终端请求上行资源的定时器,当大量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时运行时,在定时器计时届满时刻统一请求上行资源,无需每接收一次上行数据即请求资源,可以使数据面的调度任务减少,减少通信网络的负荷。
科技成果名称四:一种为终端调用多接入边缘计算节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科技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2210012384.3
专利授权日:2022-05-03
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发明人:杨文虎、张海康、熊正烨、郑明军、杨玉强
专利简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为终端调度多接入边缘计算节点的方法及装置、系统,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终端的请求消息,请求消息包括用于确定终端请求访问的业务内容的业务特征和/或终端的用户等级的信息;根据业务特征和/或用户等级的信息,确定通过多接入边缘计算节点为终端提供服务的情况下,获取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终端的位置信息,向终端反馈响应结果,响应结果包括用于确定服务设备的信息,在位置信息对应的区域存在满足业务特征和/或用户等级的目标多接入边缘计算节点情况下,服务设备为能够为终端提供服务的目标多接入边缘计算节点。将用户调度到最近的多接入边缘计算节点,可以为用户提供最低接入时延体验,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
科技成果名称五:通信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科技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2311685260.2
专利授权日:2024-02-20
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发明人:杨文虎,王骥,李慎德,郑明军,石友彬
专利简介:本申请提供了通信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确定承载所述业务报文的频谱类型;在所述业务报文承载于非授权频谱的情况下,将所述业务报文发送给边缘 UPF;所述边缘 UPF 用于在所述业务报文携带 LADN 标识的情况下,将所述业务报文通过与所述边缘 UPF 连接的私有云网关接口转发给私有云服务器;如此,能够缩短路由至私有云服务器的业务报文的路由路径,从而缩短业务报文的通信时延。
科技成果名称六:数据接收方法、装置、基站及中继终端
科技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2311064009.4
专利授权日:2023-11-03
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发明人:杨文虎,李慎德,田秀云,郑明军,石友彬,张海康
专利简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装置、基站及中继终端。其中,应用于基站的数据接收方法包括:接收中继终端发送的第一上行资源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上行资源请求消息包括第一上行资源信息和第一上行数据的第一业务类型;基于第一业务类型,确定接收第一上行数据的通道的第一通道标识;获取接收第一上行资源请求消息的第一接收时间点; 基于第一接收时间点,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接收第一上行数据的第一日标时间,在第一目标时间基于第一通道标识,接收中继终端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可以在自动化管理智能家居的同时保证通信质量。
科技成果名称七:上行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基站及中继终端
科技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2311055610.7
专利授权日:2023-10-31
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发明人:杨文虎,郑明军,田秀云,李慎德,石友彬,张海康
专利简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基站及中继终端。其中,应用于基站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包括:接收中继终端发送的上行资源请求消息,所述上行资源请求消息包括传输智能家居设备的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资源信息;获取接收所述上行资源请求消息的起始时间点;根据所述起始时间点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目标通道标识;所述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时间信息与通道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目标通道标识用于指示中继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一个第二类数据通道;基于所述目标通道标识对应的通道,接收所述中继终端发送的所述上行数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可以降低通信网络的负荷。
科技成果名称八:请求上行资源的方法、中继终端、装置和系统
科技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2211178930.7
专利授权日:2023-03-10
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发明人:杨文虎,王骥,张海康
专利简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请求上行资源的方法、中继终端、装置和系统,中继终端接收个或多个智能家居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确定收到的每个上行数据的业务类型及每种业务类型的所有的上行数据的总数据量是否达到对应的门限值;当确定某个业务类型的所有上行数据的总数据量达到对应门限值时,立刻向基站请求传输该业务类型的所有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资源;否则,缓存当前接收的业务类型的上行数据,继续接收业务类型的上行数据直到业务类型的所有上行数据的总数据量达到对应的门限值时,立刻向基站请求上行资源。因此,当大量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时运行时,可以使数据面的调度任务减少,减少通信网络的负荷提高通信质量,避免造成通信质量的下降。
科技成果名称九: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科技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2211178929.4
专利授权日:2022-12-06
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发明人:杨文虎,张海康,石友彬,谭国放,彭建总
专利简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在第一定时器处于运行状态下,接收并缓存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类型的上行数据;在第一定时器运行过程中且第二定时器处于运行状态下,接收并缓存第二智能家居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类型的上行数据;在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段届满时刻且第二定时器还处于运行状态时,向基站请求第一上行资源:确定第二智能家居设备的优先等级高于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优先等级时,利用第一上行资源向基站传输相应的上行数据,能够有效提升高优先等级的智能家居设备的数据传输效率,满足高优先级的智能家居设备的高效数据体验。
科技成果名称十:一种自动循迹装置和方法
科技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2011023976.2
专利授权日:2022-12-06
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发明人:杨文虎,张海康,郑明军,赖学辉,熊正烨,姚博文,潘淦朝,钟乔,陈灏霆,吴子华
专利简介:本申请公开一种自动循迹装置和方法,激光定位装置移动部分向激光定位装置固定部分发送激光信号以及接收激光定位装置固定部分根据激光信号确定的自动循迹装置当前的位置信息,控制系统根据自动循迹装置当前的位置信息和预设的至少一个转折点的位置信息依次确定自动循迹装置当前的位置至第一个转折点之间的行程参数及以第一个转折点起始的相邻两个转折点之间的行程参数,控制转向系统调整自动循迹装置的移动方向以及控制底盘根据所确定的行程参数依次沿着以自动循迹装置的当前位置开始依次连接相邻的两个转折点的连线进行移动。上述自动循迹装置和方法,引入坐标进行循迹,其循迹过程比较简单,自动循迹装置变更工作轨迹不需要重新设置导航设备。
科技成果名称十一:一种无线抄表系统
科技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2011022849.0
专利授权日:2024-09-03
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发明人:杨文虎,张海康,郑明军,赖学辉,熊正烨,付东洋,师文庆
专利简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抄表系统,包括:流量计、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数据共享平台以及显示模块,其中,流量计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有线连接,无线通信模块与数据共享平台通过无线连接显示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流量计根据通过水管的水流量产生脉冲信号,控制模块用干根据脉冲信号得到预定时间内的水流量数据,并将水流量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给数据共享平台来存储水流量数据。控制模块用于接收需显示水流量数据的信号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数据共享平台发送水流量数据获取通知使数据共享平台发送其存储的水流量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数据共享平台传输的水流量数据,通过显示模块显示水流量数据。
科技成果名称十二:一种基于海水电解质的超级电容电池
科技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1910081543.3
专利授权日:2024-02-13
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发明人:杨文虎,陈日熊,赖学辉,王慧,张海康,郑明军,陈春雷,师文庆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水电解质的超级电容电池,包括含有可变价钠盐的正极、含有电容级活性炭材料的负极和用于隔离所述正极与负极的阳离子交换膜;所述阳离子交换膜靠近正极的一侧设有用于导电的含有钠离子的电解质:所述超级电容电池工作时,所述负极直接浸泡于海水,海水通过所述阳离子交换膜后与正极接触。本发明的超级电容电池采用阳离子交换膜交换阳离子,以及采用超级电容和电池技术制作正负极,为可充电电池,可直接利用海水的盐分和导电性进行工作。而且,该超级电容电池制作成本低、使用安全、无污染,具有充分利用海水自然资源进行储能、直接浸入海水中工作的特点,在海上储能、海上救援以及海底探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科技成果名称十三:一种智能养殖海藻收集方法及其装置
科技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1811280470.2
专利授权日:2024-02-13
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发明人:杨文虎,师文庆,赖学辉,李思东,李永强,邵健梅,闫丽娟,詹强,莫俊成,邓烽荣
专利简介:本发明涉及海藻收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提供一种智能养殖海藻收集方法及其装置,包括外壳、存放仓、动力装置和智能模块,所述存放仓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有仓口,所述仓口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仓口活动连接,所述挡板与所述存放仓均为网状结构,所述智能模块控制所述动力装置。养殖海藻通过仓口进入到存放仓内,起到收集养殖海藻的作用,多余的海水则通过网状结构的挡板流出。本发明结构简单,收集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且使用方便。
受让方:广州大鱼创福科技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0112MAC8UAD420)
是否关联交易:否
定价方式:协议定价
专利转让金额:人民币7.15万元(0.55万/件)
公示时间:2025年9月26日--2025年10月10日
联系人:丁老师
联系电话:0759-2396193
科学技术部
2025年9月26日